|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旅游景点 > 高昌古城

高昌古城

关键词:高昌古城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吐鲁番之窗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xfw888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3451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高昌古城鸟瞰



    概览
  高昌古城位于火焰山南麓木头沟河三角洲、吐鲁番市东面40多公里的三堡乡。高昌古城规模宏大,十分壮观。总面积200万平方米,是古代西域留存至今最大的故城遗址。1961年,高昌古城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昌古城被誉为“长安远在西域的翻版”。有考古学家说:“如果想知道盛唐时的长安城是什么样子,就来吐鲁番的高昌古城吧!它就是唐时长安远在西域的翻版。”时光已逝千年,但当时的繁盛仍依稀可见。高昌古城的内外建筑类型于唐代长安城的形制和布局。进入城内、可参观外城墙、内城墙、宫城墙、可汗堡、烽火台、佛塔等留存较为完整的建筑。外城内西南角有一座全城最大的佛寺遗址,占地1万平方米,佛寺两侧曾立着高大的佛塔,院内正中有残存着菩萨像和壁。
  高昌古城维吾尔语称亦都护城,即“王城”之意,曾是高昌王国的都城,是世界宗教文化荟萃的宝地之一。高昌古城奠基于公元前一世纪,是西汉王朝在车师前国境内的屯田部队所建。《汉书》中最早提到了“高昌壁”。《北史·西域传》记载:“昔汉武遣兵西讨,师旅顿敝,其中尤困者因住焉。地势高敞,人庶昌盛,因名高昌”。汉、魏、晋历代均派有戊己校尉此城,管理屯田,故又被称为“戊己校尉城”。公元327年,前凉张骏在此“置高昌郡,立田地县”。继之又先后为河西走廊的前秦、后凉、西凉、北凉所管辖。442年,北凉残余势力在沮渠无讳在此建立了流亡政权。450年,沮渠安周攻破交河城,灭车师前国,吐鲁番盆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遂由交河城完全转移到高昌城。460年,柔然人杀北凉王安周,“以阚伯周为高昌王。高昌之称王自此始也”(《周书。高昌传》)。此后张、马、麴氏在高昌相继称王,其中以麴氏高昌统治时间最长,达一百四十余年(499-640)。这些“高昌王“均受中原王朝的册封。麴伯雅还曾到隋朝长安朝觐,并娶隋华容公主为妻。640年,唐吏部尚书侯君集带兵统一了高昌,在此置西州,下辖高昌、交河、柳中、蒲昌、天山五县。由侯君集所得高昌国户籍档案统计,当时有人口三万七千。八世纪末以后,吐蕃人曾一度占据了高昌。九世纪中叶以后,漠北草原回鹘汗国衰亡后,西迁的部分余众攻下高昌,在此建立了回鹘高昌国。其疆域最盛时包括原唐朝的西州、伊州、庭州以及焉耆、龟兹二都督府之地。此外还统有分布在罗布淖一带的众熨及其它一些别的民族或部落,地域范围远远超过了今吐鲁番盆地。1209年,高昌回鹘臣附蒙古,成吉思汗古城建筑(13张)赐回鹘高昌王为自己的第五子,并下嫁公主。
  十三世纪以后,天山以北广大地区的西北蒙古游牧贵族以海都、都哇为首发动叛乱,曾多次南下侵犯臣属于元朝的回鹘高昌国,1275年一次出兵十二万围攻火州(高昌)达半年之久,后来亦都护(高昌王号)火赤哈尔的斤终于战死在同海都、都哇的战争中。这场战火延续四十余年之久,高昌城在战乱中被毁。
  元延祐三年至五年(1316-1318),受元仁宗册封继承高王位的火赤哈尔的斤的儿子纽林的斤,在元朝的支持下,“领兵火州,复立畏兀儿城池”(《元史·巴而术阿尔忒的斤传》)。由于高昌城在战火中毁坏过甚,这次重建的火州城已不在高昌旧址,而在原高昌城西(今阿斯塔那居民村附近)。元朝统治瓦解后,火洲部割据处称“地面”,故《明史》称:“火州……东有荒城,即高昌国都”。
  高昌城在13世纪末的战乱中废弃,大部分建筑物消失无存。高昌古城呈长方形,周长5.4公里,总面积约200公顷,分外城、内城、宫城三部份。外墙基宽12米,墙高11.5米,夯士筑成,夯层厚8—12厘米,间杂少量的土坯,有清楚的夹棍眼;外围有保存完好凸出的马面。全城有九个城门,南面有三个城门,其余三面各有两个城门。西面北边的城门保存最好,有曲折的瓮城。内城在外城中间,平面呈方形,城墙全为夯土城,西、南两面保存较好,其建筑年代较外城为早。高昌城主要为宫殿建筑及寺院建筑。寺院内有摩尼教壁画和佛教壁画、塑像等。城内遗物丰富,出土有不同文字的文书和经典。宫城在最北面。目前保留较好的外城西南和东南角保存两处寺院遗址。内城北部正中有一座不规则的方形小城堡,当地人称“可汗堡”。
  高昌古城是高昌历史上的政治、文化中心;是与中央政权关系特殊的西域重镇;是新疆地区现存汉唐城址中唯一保存了三重城廓及原有城墙规模的古代城址;是我国夯土筑城的重要实例,对各学科研究均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高昌古城局部图 



  西域的大都会——高昌古城
  一座城池的诞生不是偶然的,她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故事;一个王朝的兴衰也不是偶然的,她的历史往往与一座城池的变迁有关。
  高昌城,诞生在火焰山脚下的一座新兴城池,源于汉武大帝的一次龙颜震怒。公元前104年,汉武帝为求“汗血马”,派出二师将军李广利率军远征大宛,结果落败而归。汉武帝大怒,下旨不许败军进入玉门关,违令者斩!李广利只好率残兵败将屯守火焰山麓一个名叫哈拉和卓的地方,两年后终于征得汗血马。这支军队屯田驻守的地方,逐渐由兵营演变成城池,人庶渐渐昌盛,因此起名“高昌”。交河城被战火毁坏,高昌城取代交河,成为丝绸之路上又一个重镇,更成为中国古代与西方世界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的贸易区。
   高昌古城位于新疆吐鲁番市东面40公里的火焰山脚下,是新疆境内最大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高昌古城总面积为200万平方米,全城遗址略呈不规则的正方形,当地人也叫它“哈拉和卓”古城。
    当今的吐鲁番市可以说是高昌故城的衍生物,若没有这座城的繁华,怎么能吸引人们世代居住于周边地区,并且繁衍生息呢?
  长安建筑文化的延伸
  高昌城是一座中原汉人建立的城池。汉武大帝的兵卒是这座城池最早的城民。汉文化由此影响整个西域,儒家思想也由此和世界对话。
  2100多年前,李广利和他的兵将由于没有完成任务,在汉武大帝的震怒中,驻扎于此。虽然背景是大隔壁的荒凉,但从胜金口穿越火焰山的木头沟之水蜿蜒而过,使得这块地方突兀出一块芦苇、骆驼刺、梭梭草和红柳构成的绿洲。肥沃的盆地沙土、小区域丰沛的流水启发了这支远征军的智慧,他们扎下了根,就地取土,远望长安的故乡,依照中原人的筑城方式,平地建立起了原始的高昌小城池。两年后,这支军队终于完成任务,为汉武大帝征得了汗血宝马,但他们没有想到,他们更大的成就不在汗血马,而是为后世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王朝的都市神话。
  登高望高昌,全城呈不规则正方形,布局和当时大唐帝国的城郭毫无二致,分为外城、内城、宫城三部分,总面积220万平方米内城居于外城正中,宫城居全城最北边。外城的东南和西南,分布寺院建筑,讲经堂、藏经楼、大殿、僧房一应俱全。宫城与唐代长安城的宫城、皇城一摸一样。外城的工商业坊市遗址也与长安外城布局十分接近。
  公元460年,柔然人“以阚伯周为高昌王,高昌之称王此始也”(《周书·高昌传》)。此后,阚、张、马、麴四姓在高昌先后称王。
  古城的残垣断壁不会说话,她无法告诉我们这座城池的风云变幻,但从高昌王国的王族墓葬阿斯塔纳墓葬出土的文书典籍告诉后人,古城的建筑,浸染着汉文化的精髓,不仅有东西南北中的方位之别,更有青阳、建阳、玄德、金章等城门的称谓。可惜,这座自西汉起,历经魏晋直至元末1400多年的高昌古城,不仅在战火中湮没,更在19世纪末期以来,沙俄、德国、英国和日本等列强先后到高昌故城劫掠文物,一些价值连城的文物被掠夺他国,沧桑古城,空留残垣断壁和佛龛空洞,诉说国难当头的风云和悲怆。
  掠夺不走的高昌文明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多么精辟的嗟叹!萦绕在高昌城上空的金戈铁马的喧嚣早已远去,岁月的风刀霜剑抹去了古城中残留的辉煌。曾经让丝绸之路热闹非凡的高昌故城只有一丝苍凉的神秘,留在游客的印象里。
  一切都不复存在了吗?不,高昌文明早已渗透进了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华夏文明之中,抖动古老的丝绸之路,从高昌故城发出的珠玉之声,会泛起整个世界文明的涟漪。
  是的,岁月可以无情地让一座城池消亡,但产生在城池之上的文化是不会消亡的,她会以血液与思想的方式,延续在历史的记忆中。高昌故城演绎的文化,我们很容易在今天找到其踪迹,她就在我们的衣食住行和喜怒哀乐之中。
  ——生灵打尖的地方。当年的高昌城,不论为王的是谁,无论是否战乱不断,无论高昌政权垂青于中原还是北方的游牧民族,从华夏民族发展的角度来说,始终都属于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兄弟之间的利益之争。从世界文明版图的框架看,高昌城绝对是万物生灵打尖的绝好地方,在这里,东西方不同的人种、不同国度的僧侣、传教士和商贾,甚至是杀人越货的强盗,沿着古长安城中丝绸闪动的光晕、闻着东方神茶的幽香、听着汝窑、钧窑的瓷器发出的悦耳声音,越过昆仑山和天山,向长安聚集。无奈,通往东方神州的路途太遥远了,就是鹞鹰也得中途停下来喝口水、觅觅食。高昌故城就是这条天路之间最好的一个歇脚点。
  从汉代以后,中原通往西域的南道、北道和中道,唯有高昌城所在的北道最为通坦,无论从西边的帕米尔还是西域大大小小的王国使者到中原去,或者中原地区的人到西域、到西亚、中亚去,高昌王国是必经之地。
  因为如此的缘故,高昌城被来来往往的使者、僧侣、商贾踩踏得繁华无比。面向火焰山的城门外,手工业作坊叮叮当当的劳作声不绝于耳,金银首饰、鞍马刀具、盛水皮囊、御寒防晒的服饰都是工匠们的拿手好戏。这些工匠,有汉人,车师人、高车人、匈奴人、粟特、突厥、回鹘、印度、蒙古人、阿拉伯人,甚至还有罗马人,他们的家就在城内。作为都城,高昌城内人口最多时达到八千户、约三万八千人,管辖高昌、交河、田地、横截、南平五个郡共22个城。
  进入城内,街道连边的车马店铺鳞次栉比,谷麦行、米面行、帛练行、□布行、采帛行、凡器行、铛釜行、驼马行、菜籽行等等星罗棋布。这些陈列的商品,有来自陕州、梓州、常州、益州等许多中原的物品,也有许多来自少数民族地区以及中亚各地的物品,如诃梨勒、郁金香、丁香、石绿、突厥敦马、波斯敦父驼等等诱惑者南来北往的行者。人们行走在热闹的街道上,他们着装各异,使用不同的语言交流、做买卖。
  店铺门口的馕坑中散发出烤馕和烤全羊的香味,店面门首蓝底白字的招牌旗在漠风中啪啦啦作响,门口头戴西域小花帽的小伙子热情地招呼过往的客人进店打尖,将客人的马匹牵进马厩,饮水添草。店内的店小二一边抹桌子一边向操作间里传话:“烤肉10串、手抓肉两盘、葡萄酒一坛……”、“客官稍等,酒肉马上就好”,好一幅西域风情与汉家酒肆文化相结合的风情画……
  酒足饭饱的各路客人,在高昌城停留一段时间,备足草料和饮水,踏上东去和西往的行程。高昌城不仅是他们补给站,也是他们了解大汉、了解大唐、了解东方文明的讲习所。
  粟特人善于经商。闻名于世的徽商、晋商发源于何时何地,对华夏发展发挥过什么样的作用,但那种异地长途贩运、规模经营的理念绝对不是他们的首创。2000多年前的粟特商人,早已创造了他们的贸易品牌。粟特人依靠沙漠之舟之称的骆驼,从欧洲、中西亚起运土特产,沿着古丝绸之路,运往世界大都会长安,换取东方大国的茶叶、丝绸和瓷器,然后返回出发地,从两头赚取巨额的差价利润。以致后来大量的粟特人定居于长安和河西走廊一代。西域的慢慢黄沙掩埋了多少粟特商人的骨骸已无从考证,但甘肃武威、张掖、酒泉和新疆一些地方的很多居民,依稀保留了粟特人的生活、人种特征。这再一次印证了任何一个民族的形成,是一个大融合的过程,社会经济是民族形成的烙印。
  走进高昌城,触摸高昌文化,也许就能听到粟特人当年盘点货物、点数钱币的声音......
  ——中外文化的驿站。当年,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岑参牵着马,穿过高昌城繁华的大街,走进了一家驿馆。驿馆的伙计陈金过来招呼客人,驿馆老板张游鹤正要和这位大唐的要员打招呼,忽然门外发生一桩交通事故,一辆牛车将门前玩耍的两个孩童撞翻。这两个孩童来自两个粟特族家庭。粟特族是一个头脑精明、善于经商的民族,他们长期操纵者丝绸之路上的国际贩运贸易,粟特语也因此一度成为丝路交流语言,对后来兴起的回鹘文、满文产生了影响。
  大唐节度判官曾参目睹高昌城发生的一切,牵马走出驿馆,面对漫漫黄沙吟唱:“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如天……”
  像曾参这样具有官吏和文豪双重身份的人,往返于高昌和玉门关之间,遗留千古绝唱者还有很多。还有许许多多的僧侣、道士和传教士,游走于天山南北,在佛教背景上留下了萨满教、摩尼教、祆教、景教等宗教的痕迹。
  摩尼教等世界性宗教的痕迹早已湮灭在历史烟尘之中,只有在高昌国的王家寺院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都城墓葬阿斯塔纳古墓中还能寻找到这些宗教文化的痕迹。围绕高昌故城的历史遗存,成为我们参悟西域文化历史的最佳通道。
  ——天籁之音高昌乐。世人公认,西域盛行乐舞,以维吾尔为主体民族的新疆是著名的歌舞之乡。这歌这舞源自一种天籁之音——《高昌乐》。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记载了一种叫“箜篌”的乐器,词条解析曰:“古弹奏乐器,已失传”。箜篌究竟是怎么样的乐器呢?
  2003年,考古工作者对洋海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意外发现一架类似竖琴的乐器,这便是箜篌,也是就箜篌考古迄今为止的首次发现。箜篌,就是演奏《高昌乐》所用11种乐器中的一种。
  据《隋书·音乐志》记载,公元610年,西域各国纷纷派遣使节到长安,向凯旋的隋炀帝朝贡奇珍异宝,唯有高昌国派遣了一个乐舞团,献演《圣明乐曲》,一时轰动了京华。为了保留这部来自西域高昌的歌舞艺术,隋炀帝命宫廷乐师学习排练。到大唐时期,侯君集率军征讨西域叛乱得胜回朝时,干脆从高昌带回了一个完整的《高昌乐》演艺班子,《高昌乐》日臻完善,成为唐代与《大唐乐舞》齐名的十部乐舞之一。
  《高昌乐》舞者一律为高昌人打扮,所奏乐器中箫和腰鼓是中原乐器,铜角是高昌创制,其余都是西域各国或者来自波斯、印度。无疑,《高昌乐》是中外歌舞文化交流的见证。
  游走高昌城的收获
  来高昌故城一游,不带走点什么就太可惜了,带走什么呢,是土尘、石头还是别的什么?物质的东西请留下,因为高昌故城留给后人的摸得着、看得见的东西为数不多,弥足珍贵。这座由残缺的土墙组成的城市遗址,能够保存千年至今,实属不易,游人能带走的只有高昌城勃勃的生命力。
  的确,一座曾经繁华的城市一定是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在这遗址中似乎可以嗅到古人的勤劳、勇敢和开拓精神,也许不起眼的一捧土里就凝结了古人的生产劳动情怀,游人想带走的东西,就是这种开拓创新的精神。现在的吐鲁番在干旱缺水的不利条件下依然在农业和工业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些就传承了高昌古人不服输的精神。游人离开了,高昌故城依然风采不减,它那么自信和勇敢,它也那么幸运,若不是位于四面环山、地势低洼的吐鲁番盆地,处在干旱少雨等独特自然环境下,怎能保存到现在呢?高昌故城是目前中国古代地面古城遗址中保存最完好的城址之一,也是世界古城遗址中难得的人类文化遗存,能从这座城市中领悟点什么,自然不枉来此一遭。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id":"10"}'>